《星之侵略者》评价:好玩且刺激 星之纺者
《星之侵略者》以放荡包裹硬核策略的骨架,为玩家呈现了一场融合星舰对战、地面争夺和人物成长的星际远征。从30小时主线通关和多周目寻觅的尝试来看,它既非硬核太空模拟,也不同是回合制策略,而是通过星舰加地面的双轨方法,算一个策略和硬核并存的作品。
游戏的方法围绕星舰战和地面战展开,两者互为支撑推动剧情。星舰战斗采用即时战略、指令预演的机制,战前需为每艘舰船规划航线、武器充能顺序、护盾分配。战中需实时应对相位跳跃突袭、引力阱封锁等敌方策略,敌舰启动暗蚀立场时,必须立刻让医疗舰切入战场,否则己方舰船会持续掉血。这种预演加反应的设计,既避免了即时操作的手忙脚乱,又保留了策略博弈的快感。
地面战则是据点争夺、人物培养的结合,星舰压制敌方后需派遣陆战小队登陆星球,通过占领能源塔、修复通讯站等任务扩张势力。每个队员有独立技能树,甚至能通过记忆移植继承已牺牲队员的能力,这种死亡非终结的设定,让玩家对人物产生了意外的情感联结。画面和音效的细节处理是一大亮点,美术风格被称为锈蚀未来。星舰表面布满岁月划痕,武器炮口残留未冷却的灼烧痕迹,敌方暗蚀者的装甲泛着暗红的生物机械质感,这种不最佳的科技感反而让宇宙战场更有人味。
音效设计同样细腻,星舰引擎的轰鸣随距离变化产生多普勒效应,激光炮的嗡鸣和导弹的尖啸层次分明。更妙的是,连续胜利时背景音乐的弦乐会逐渐加入,从紧张的单簧管独奏过渡到恢弘交响乐,这种心情同步的配乐逻辑,比单纯战斗BGM更能调动沉浸感。
剧情和人物跳出了人类VS外星怪物的俗套框架,主线围绕人类为寻找新家园踏入暗蚀区,唤醒机械文明“星之侵略者”展开跨星系战争。虽然口碑出色,本作仍存在两个明显争议点。其一进修成本较高,前期需同时掌握星舰战的武器循环、地面战的队员定位,新人也许在20小时内处于手忙脚乱情形。其二后期内容重复,周目继承的新游戏虽增加了敌方暗蚀者的变异形态,但地面战的任务类型仍显单一,对全收集玩家不够友好。